文|长屿
编辑|小娄
都说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,但是其实中考也很重要。
高考会把学生分到大专,本科甚至一本,二本这样的学校里面去。
而中考也是如此,考的好的学生可以上高中,甚至是重点高中。
考的不好就只能去职高或者普通的中专学校。
据统计,每年中考成绩下来,甚至有一半的学生几乎都上不了高中。
展开剩余92%可是,不上高中就真的没有一个好的未来吗?
人民日报给出了答案。
1、
搁以前,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上高中,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。
成绩差点的孩子,周末根本没空闲的时候,全被补习班占满了。
早上刚上完数学,中午扒口饭就得去学英语,下午还有物理化学等着.
一天下来,孩子累得直不起腰,家长也跟着跑前跑后,心里的弦始终绷着。
就算是成绩还不错的,家长也不敢放松。
每次考试完,都得盯着排名看半天,就怕孩子稍微不注意,名次掉下去,被别人超过。
有的家长晚上不睡觉,陪着孩子刷题。
有的到处托关系,就为了让孩子能多上一节重点班老师的课,生怕落了一点。
为啥这么拼呢?
很多人觉得,上不了高中,好像就没别的好出路了,只能去职高。
在大家印象里,职高可不是啥好地方,总觉得那是学不好的孩子才去的。
管得松,上课的时候,老师讲老师的,学生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,学不到真本事。
将来毕业找工作,也只能干些没人愿意干的活,没什么前途。
再加上有些电视剧里演的,职高里净是些调皮捣蛋的人,打架、逃课是常事,孩子去了肯定会学坏。
这种想法传开来,家长们更焦虑了,从孩子上初一就开始使劲,每天催着学习,各种练习册堆成山,孩子压力大得不行,玩一会儿都觉得是罪过。
但其实,职高真没那么差。现在的职高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,专业分得特别细.
计算机、汽修、护理、烹饪,还有很多其他的,想学啥基本都有。
计算机、汽修、护理、烹饪,还有很多其他的,想学啥基本都有。
老师不光讲书本上的理论,还带着学生动手操作,让学生真能学到东西。
就说学汽修的,三年学下来,常见的汽车毛病差不多都能修好。
毕业之后,直接去4S店或者修理厂上班,这些地方就缺这种会实际操作的人,找工作一点不难。
而且职高的学生也能考大学,通过对口升学,一样能上本科,毕业之后和普高生没什么区别,照样有好的发展。
2、
2023年,人民日报发文表示要消解普职分流带来的教育焦虑,让学生能够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。
2023年,人民日报发文表示要消解普职分流带来的教育焦虑,让学生能够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。
随之而来的也是国家的新政策,普职通融。
它的核心是打破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之间的壁垒,让两者不再是两条互不相交的轨道。
以前,中考就像一道明确的分界线,学生一旦进入普高或职高,就很难再切换赛道。
普高生走应试教育的路子,每天专攻于语数外,政史地,物化生等文化课。
职高生侧重技能训练,根据不同的专业来学习相应的技能,文化课只是其中的辅佐。
这样的学习模式,学生的发展路径早早被固定下来,基本没有改变的可能性。
而普职通融政策改变了这种状况。
它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在普高和职高之间转学,学籍可以互转,所学的学分也能相互认可。
比如,有些学生一开始进入职高后,发现自己对文化课学习有浓厚兴趣,且成绩达到了相应要求,就有机会转入普高继续深造。
反过来,普高学生如果发现自己更擅长或更喜欢动手实践,对某个职业技能领域有强烈的探索欲,也能申请转到职高,深入学习专业技能。
这一政策的好处很明显。
对学生而言,它避免了一次考试就把这辈子的方向就定下来的缺陷,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有了更多的选择。
有些学生初中时可能因为一时的松懈没考好,最后只能进到职高。
但后续学习中如果他文化课学的很好,但在技术上没那么有天赋,政策就能让他们有机会回到普高赛道。
同样的,也有很多更擅长动手,更喜欢学习技能的学生.
如果进入普高学习中后觉得理论学习不适合自己,也能通过转学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。
从教育资源来看,普职通融促进了两类学校的资源共享。
普高可以引入职高的技能课程,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接触职业技能,拓宽视野。
职高也能加强文化课教学,借鉴普高的教学经验,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,让学生发展更全面。
对社会来说,其实这种政策能更好地满足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。
毕竟现在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,需要具备深厚理论知识的研究型人才,也需要掌握精湛技能的实用型人才。
普职通融能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。
这样学习才更加有动力,未来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国家,服务于社会。
3、
其实家长真没必要把弦绷那么紧,总觉得孩子一步没踩对,这辈子就完了。
说白了,只要孩子自己有本事、肯努力.
不管是在普高还是职高,照样能走出像样的人生。
就像前段时间网上挺火的那个姑娘,叫贺显贻,高考考了604分,超出浙江特招线12分,按说上个不错的本科完全没问题。
可她偏不,把武昌职业学院的定向培养军士专业填成了第一志愿。
周围人都替她可惜,说"放着本科不上去读专科,太亏了",但这姑娘心里门儿清。
她从小就崇拜当军人的舅舅,一直想穿上军装。
对她来说,能直接走定向培养这条路,比单纯混个本科文凭实在多了。
现在她在学校里练得劲头十足,说将来要在部队里好好干,这不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了吗?
虽然说她是高考,但其实跟中考也是一个道理。
还有些职高的孩子,也活得挺出彩。
去年网上也有一个挺火的视频,一个男生本来已经考上了普高,但是因为对汽车非常感兴趣,所以最后去了职业高中学习。
他说自己初中时成绩不好,考高中也是擦边儿上的,他自己对文化课也一点儿兴趣都没有。
想着三年以后很有可能也考不上大学,那还不如转到职高去学一门手艺。
一开始他父母也不同意,但是后来也拗不过儿子。
但没想到这个小伙儿在职高学习汽修真的非常有天赋,三年后的技能高考上他考了604分,考上了武汉商学院。
后来他又考研成功上岸,成为了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一名,硕士研究生。
你看,路从来都不是只有一条。
普高的孩子里,也有整天混日子,最后连大学都考不上的。
职高的学生里,照样有憋着一股劲往上冲,最后成了行业里的技术能手的。
关键不在学校牌子,而在孩子自己肯不肯下功夫,有没有真本事。
家长与其整天焦虑上不了普高怎么办,不如放宽心态,多去看看孩子身上其他的闪光点。
有的孩子坐不住课堂,但动手能力超强,学个烹饪、汽修说不定能成大师。
有的孩子不爱刷题,但心思细腻,学护理、幼教可能特别受欢迎。只要把能力练扎实了,走到哪儿都有饭吃。
真的,别被那些一步错步步错的想法困住。
现在路多宽啊,职高能考本科,专科能升本,就算直接工作,有手艺的人照样吃香。
孩子只要心里有股子劲,肯学肯干,在哪儿都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。
发布于:陕西省配配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